1.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
标准、规范、规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规范、规程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也是人们感到最难理解的三个基本术语。标准的概念前已述及,按照《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的规定,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习惯不同,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这是造成人们最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使用上都逐步在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把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别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目前尚没有要求进一步规范这三个术语的使用。
2.我国针对安全生产颁布了哪些法律和规章制度?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国家对 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原则。
2002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安全生产法》中,又对这个方针进一步予以明确。安全 生产基本方针主要体现两个含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生产必须强调预防为主。
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是由众多和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 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规程构成的系统。
根据其颁布机关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来制定。
审议通过和公布的。其中有综合 性的,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
有专业性较强的,如《消 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职业病防治法》等。⑵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发布的,如《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 (3) 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为保障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而依法制定的,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
(4) 地方性规章,是各省、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或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法律。 行政法规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的,是实施于本辖区内的法规。
3.我国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0年5月1日起施行); ⑥ 国务院《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956年5月25日 起施行); ⑦ 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 1日起施行); ⑧ 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 施行); ⑨ 国际劳工组织《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1991年1月11日生效)。
4.安全生产法规的内容有哪些?
安全生产法规是指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同劳动者或生产人员的安全健康,以及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安全保障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讲的安全生产法规是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程、条例、规范的总称。
安全生产法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安全生产法规是指我国保护劳动者和保障生产资料及财产的全部法律规范。狭义的安全生产法规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法律规范。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内容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者是王玉庄和刘文龙,由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于2010年5月1 日出版。
本书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用为主线,以鲜活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作为载体,通过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应用工作内容和方法。目录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书 名: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作 者: 王玉庄,刘文龙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5-1 I S B N : 9787504583116 定 价: ¥26.00 [1]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应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应用、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应用、《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用、《矿山安全法》应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用、《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应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应用、《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用。
本书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和与矿山企业密切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内容紧密结合,以工学深度融合、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工作思路,提炼出矿山企业典型的事故案例,以这些案例的分析作为工作任务和载体,并围绕这些工作任务和载体来介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及其应用,体现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特色,强调学与做的统一,注重实务。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全面,能够给读者的学习和工作带来真正有效的帮助。
本书既是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骨干课程教材,也是对煤矿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等有实用价值的学习用书。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情境1 《安全生产法》应用 1.1 相关案例 1.2 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3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及其特征 1.4 《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内容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情境2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应用 2.1 相关案例 2.2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的有关知识 2.3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情境3 安全生产部门规章应用 3.1 相关案例 3.2 安全生产部门规章的有关知识 3.3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 情境4 《矿产资源法》和《煤炭法》应用 4.1 相关案例 4.2 《矿产资源法》的基本内容 4.3 《煤炭法》的基本规定及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条件 4.4 煤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情境5 《矿山安全法》应用 5.1 相关案例 5.2 《矿山安全法》的基本内容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情境6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应用 6.1 相关案例 6.2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情境7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应用 7.1 相关案例 7.2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基本内容 7.3 《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内容 7.4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情境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应用 8.1 相关案例 8.2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的基本内容 8.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 情境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应用 9.1 相关案例 9.2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基本内容 9.3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 相关信息 /product.aspx?product_id=20870992。
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企业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一般包括以下6种情况:(1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检查评估的结果,保留肯定的内容,及时修订需整改的内容。
(2)企业应对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涉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产生的问题,应及时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3)企业应收集本企业、其他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借鉴相关事故教训,修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企业在评定后,根据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等评定结果,及时修订规章制度、操作规程。(5)国家以及所在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最新要求的,企业应当据此及时做好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工作。
(6)对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应及时做好借 鉴、修订工作。
7.如何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今夏袭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为评价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实施情况、认识不足和需要改进事项,确保安全标准化运行管理的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评审组组成及职责
1)安全标准化系统评审组由公司高级管理层、各部门及车间、内审员组成。
2)行政部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实施,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负责主持。
2评审的主要内容
1)标准化同覆盖范围的充分性;
2)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的保障情况;
3)现场人员职责的合理性;
4)员工和相关方抱怨;
5)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
6)事故统计分析;
7)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
8)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
9)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
10)评审监测与检测记录。
3评审的频率
管理评审按《安全标准化系统评审计划》进行,一般一年一次
4评审的结果
根据评审结果,拟定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应具备的主要内容有:
1)标准化系统的效力;
2)管理过程的改善。需要持续改进的方面,如:方针、目标和指标、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数据分析、监测、风险降低;
3)资源要求(人、财、物、技术);
4)预防损失和对识别风险的缓减计划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法网 » 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