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喜被罚1698.4万元是怎么回事?
今年7月1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在河北廊坊)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作出二审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司法审判结束后,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徐汇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启动了对“上海福喜案件”涉及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其上级公司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程序。 日前,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依法作出警告、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698。
4万元、吊销和注销相关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作出警告、罚款730。
1万元等行政处罚。两公司罚款合计人民币2428。
5万元。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表示接受处罚,并按期缴纳罚款。
此外,嘉定、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将按规定,把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纳入本市食品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表示,将继续按“四个最严”的要求,从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回顾*过期肉类原料2014年7月20日,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爆出将过期肉类原料重新加工、更改保质期等进行*等严重质量安全事件。而上海福喜所生产的麦乐鸡、肉饼等产品被供应给麦当劳、肯德基餐厅等客户。
福喜事件令这些国际快餐连锁巨头们措手不及,一段时间以内,这些餐厅甚至只能提供有限的菜单。 福喜事件让在中国市场刚刚恢复元气不久的麦当劳与肯德基因为供应商问题,再次陷入了食品安全与信任的危机。
2.你怎么看?上海福喜公司员工称供应过期食品是经过高层授意?上海福
针对肯德基、麦当劳等著名快餐连锁品牌的供货商上海福喜生产加工劣质食品原料事件,从7月21日中午开始,调查人员对福喜集团中国区深加工事业部总经理杨立群进行了约谈。
杨立群解释称,执法那时正好是周末的晚上,保安看到这事后汇报给当时不在场的公司领导,但只说是现场来了很多媒体,因此公司决定:状况还不清楚,如果是媒体朋友的话,暂时不要进去。 “当我们知道了是政府执法人员的时候,就立刻放行了,这里面的确有一个时间差。”
让人难以信服的是,在现代通讯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面对手持执法证、开着执法车、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核实到访的究竟是“媒体记者”还是“执法人员”,居然需要1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在21日晚间,处于舆论漩涡的福喜集团发布声明称,已经成立调查小组,管理层相信,“本次事件是一起个体事件,集团愿为整个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对此,上海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发现公司的一些违法行为,并非某个人的行为,而是公司有组织的一个安排,所以我们初步暂定这么一个结论。
对于这些所谓的过期食品的处置,公司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有相应的记录,所谓的制度也好、记录也好,都是与我们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上海福喜质量部经理在被约谈时也曾明确表示,对过期原料的使用,公司多年来的政策一贯如此,且“问题操作”由高层指使,并称至少要经厂长以上的同意才能实施。
针对质量体系,杨立群说,公司有着明确严格的管理体系,正在深度挖掘执行过程中的精准性和全面性。 大体的食品管理体系框架文件是全面的,需要特别关注在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出现在哪里。
调查人员要求上海福喜调查组提交书面报告,依法配合上海市食药监局的调查,不得隐匿和销毁证据,不得掩盖事实,不得篡改生产记录、档案、过程,如果一经发现有上述等行为,将严肃依法加重处理。 但截至目前仍然没有收到来自福喜公司内部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3.福喜臭肉事件是怎么回事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事件正引发广泛关注。
因其母公司美国福喜集团(OSI)是麦当劳、百胜等国际知名快餐企业的上游供货商,因此该事件涉及范围甚广。随着日本也宣布下架相关食品,这一事件仍在“发酵”中。
事件追踪 ■6月:记者卧底目击臭肉当原料 记者卧底两月,揭露出给沪上一众洋快餐供应原料的福喜公司的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黑幕。据悉,公司将落地肉直接上生产线,各种过期原料随意添加;次品全部混入生产线,来历不明的牛肉饼就此“洗白”;监管形同虚设,冷冻臭肉重新变身“小牛排”。
■7月20日:上海福喜遭查封 生产线全面停工 20日晚7:35,上海市食安办副主任、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顾振华带领检查人员赶到位于嘉定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工厂,却遭遇保安阻拦,直到晚9时左右,检查人员才进入工厂,僵持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 ■7月21日:调查人员约谈工厂负责人 美国福喜集团发声明 从7月21日中午开始,调查人员对福喜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
工厂质量部经理表示,对于过期原料的使用,是工厂高层直接授意,公司多年来政策一贯如此。福喜集团7月21日下午发表了官方声明。
声明称,集团管理层亦对事件感到震惊,已第一时间接管此事。集团目前正在配合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调查,本次事件是一起个体事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7月22日:上海食药监锁定福喜违法事实 查实5批次问题产品 上海市食药监局获悉已经基本锁定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的违法事实,目前查实5批次问题产品。经对福喜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的传讯,以及对福喜公司原始记录进行分析,基本锁定了该公司违法事实,目前查实了5批次问题产品,共5108箱。
福喜目前在国内有9家分公司,年生产能力超过27万吨。据福喜集团官网,美国福喜集团是一家在全球17个国家拥有50多家食品加工厂的国际化食品集团,集团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
美国福喜集团在中国的总部位于上海,在中国有多家分公司,福喜在中国的分公司除了生产加工肉制品还生产高品质蔬菜、面食,部分公司拥有出口资质。此次涉事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是其下属分公司。
福喜生产的加工食品,供应的品牌大致如下: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星巴克、棒约翰、吉野家、德克士、7-11、星期五餐厅、汉堡王、美其乐、赛百味、宜家、华莱士、达美乐等。 涉事企业谨慎回应 “过期肉”事件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涉事企业纷纷对此次“福喜事件”发表声明,谨慎应对。其中,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德克士,棒约翰均承认上海福喜为其供应商,并承诺整改。
宜家则发布声明称,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上海福喜曾向其提供一种肉类产品,但从2013年9月起,上海福喜已不再为其提供任何食品原料。 而华莱士、达美乐中国、赛百味、7-11及星期五餐厅,则发布声明以撇清与上海福喜的关系: 华莱士:目前未使用福喜产品。
达美乐中国:上海福喜,至今未向达美乐中国提供任何肉类食品。 赛百味中国:从未使用福喜集团作为肉类供应商。
7-11:和福喜无直接合作关系。 星期五餐厅:与上海福喜之间不存在任何与食品、原料相关的采购、供货以及其他合作关系。
4.冷冻食品有保质期吗 福喜肉事件
美专家:福喜不涉食品安全问题 冷冻肉可重算保质期
公司报道腾讯财经[微博] 2014-08-18 09:43我要分享 137
就近日发生的上海福喜公司过期肉类食品事件,腾讯财经采访的美国有关食品安全专家认为,从事件目前所呈现出的事实来看,并不涉及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美国食品质量控制专家斯蒂夫·格鲁勒(Steve Gruler)17日对腾讯财经表示,对于媒体和公众普遍提出质疑的福喜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他表示“非常疑惑”。
“我必须承认,我非常困惑为何目前的情况会引起对食品安全的质疑和争议。”格鲁勒说。
他表示,就目前事件所呈现出的事实依据来看,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相比食品安全,他更倾向于将事件定性为某些人员未能遵循生产标准和流程的问题。
美国肉类协会科学事务副主席贝琪·布伦(Betsy Booren)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应如何正确认识冷冻储藏食品的过期情况做出详细解释。
布伦称,对于冷冻储藏食品,并不能简单地将食品包装上的过期日期与现有日期做比较,而得出是否过期的结论。
他举例称,一名消费者买了几袋7月10日过期的热狗肠,如果在7月5日解冻了其中两袋,那么这两袋的保质期就会被暂停在7月5日,如果食品一直像这样被冷冻,它就不再会在7月10日过期,它的保质期将会在解冻后继续计算。
布伦指出,在工厂环境中,上述规则依然有效。因为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个加工厂会买鸡腿肉来制作鸡排,但却突然接到一个大订单被取消的通知,由此一来,鸡腿肉就会有大量的剩余。
“加工厂于是可以选择将这些鸡腿肉冷冻起来以待下一个订单。如果下一个订单到来时鸡腿肉的保质期已过,这些鸡腿肉也仍可以被拿来用,因为在被冷冻的那一刻起,这些肉的保质期就停止计算了。”
格鲁勒也对上述观点表示完全同意,并认为,在此次福喜事件中,并不存在任何真正过期的冷冻食品,记者调查所发现的保质期时间超过采访时间的冷冻食品,实际上在保质期前进行冷冻,因此并不过期。
格鲁勒指出,涉及到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和食品储藏区域的卫生状况。
对于在福喜事件记者采访视频中出现的工人将掉在地上的肉重新捡起的行为,格鲁勒则认为,这一过程使食品污染致病菌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福喜集团遵循非常高的卫生标准,对其工厂内致病菌实行严格的实时监控。
“致病菌需要在非常理想化的状态下才能生存,在福喜工厂内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极小。”格鲁勒说。
由格鲁勒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全球质量咨询(Global Quality Consultants)公司主要对食品品牌的质量和风险控制提供咨询服务,福喜集团是其所服务的客户之一。格鲁勒在食品安全领域有超过40年的经验。
格鲁勒说,根据其对福喜集团在亚洲、欧洲和美国工厂的调研结果,他并没有发现任何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重大疏漏和违规的行为。
“对于福喜,我在其全球各个工厂所看到的是,他们都遵循唯一一个同样的食品安全流程。”格鲁勒说,“以我在食品安全领域超过40年的经验,我可以绝对负责任的说,福喜的食品安全系统是位居全球前列,我可以确认的是,是我所看到的在亚洲地区是最好的,否则不会成为肯德基、麦当劳的长期供应商。”
目前福喜事件仍在调查过程中,福喜集团最新声明称,正在上海市食药监局的帮助和指导下,对问题产品进行回收,以配合调查。此前,复习集团已派出国际调查专家团队进行内部调查。(腾讯财经 纪振宇 发自纽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法网 » 上海福喜公司违反了哪些食品法律法规